6

六安市创新驱动发展专项资金申报条件、奖励及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2022/11/18

六安市创新驱动发展专项资金24条,重大专项最高奖补500万!关于六安市创新驱动发展专项资金申报的条件及时间流程有不明白的金安区、裕安区、叶集区、霍邱县、舒城县、金寨县、霍山县朋友可随时来电咨询小编:
六安市创新驱动发展专项资金24条,重大专项最高奖补500万!关于六安市创新驱动发展专项资金申报的条件及时间流程有不明白的金安区、裕安区、叶集区、霍邱县、舒城县、金寨县、霍山县朋友可随时来电咨询小编:
10年专业代理免费咨询:0551-65310892,15855157003(微信同号)
(卧涛科技:项目申报、专利商标版权代理、软件著作权代理(不过包退)、科技成果评价、各类标准化(参编)代理、软件开发、商业计划书、工商注册财税规划、可行性研究报告、两化融合、企业信用修复、ISO体系认证等)
六安市创新驱动发展专项资金申报条件:
一、本次申报的对象为2021年度获得的各类奖补项目。
二、各县区负责组织本区域内各单位的申报工作,汇总后统一上报。
三、申报企业或单位认真填写《企业(单位)创新驱动资金申报表》,附相应的附件证明材料和在“信用中国”、“信用安徽”、“信用六安”和“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四个官方平台的征信查询报告(或截图)。
四、省、市科技部门下文确定的奖补项目,由市科技局依据文件直接拨付,无需企业申报。
五、各申报单位将申报表和附件证明材料一式2份加盖公章,报送至县区科技主管部门。
六安市创新驱动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第二次修订)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转变经济发 展方式,提升我市自主创新能力,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 印发支持科技创新若干政策的通知》(皖政〔2017〕52号)、《安  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支持与国内外重点科研院所高校合作若 干政策的通知》(皖政〔2018〕50号)、《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 发安徽省技术转移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皖政〔2018〕54  号)、《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实施意 见》(皖政〔2018〕63号)、《中共安徽省委办公厅安徽省人民政  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坚持创新驱动推动县域经济振兴的若干意 见>的通知》(皖办发〔2018〕31号)、《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印发<安徽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施细则(修订)>的通知》 (皖政办〔2017〕77号)、《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 进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和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发展的实施意 见》(皖政办〔2018〕24号)和《中共六安市委六安市人民政府  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六安的意见》(六发
〔2014〕9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设立市创新驱动发展专项资金,列入年度财政预 算。围绕省主导产业和市首位产业、主导产业,按照企业投入
为主、市县(区)联动、扶优扶强的原则,重点支持企业自主
创新能力建设、科学仪器设备购置租用、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等。
第三条  各县(区)参照本办法设立本级创新驱动发展专 项资金。市属和省、部属单位由市财政按照本办法奖补标准给 予支持;属于县(区)的企业和单位由同级财政按照本办法奖 补标准的60%给予支持,市在县(区)先行奖补的基础上按照本 办法奖补标准的40%给予支持;属于六安开发区的企业和单位由 六安开发区财政按本办法奖补标准的40%给予支持,市在六安开
发区先行奖补的基础上按照本办法奖补标准的60%给予支持。
第二章 资金支持范围和支持方式
第四条  市创新驱动发展专项资金扶持范围、支持方式及
标准:
(一)提升技术研发能力
1.对销售收入达500万元及以上企业、科技企业孵化器在 孵企业、新型研发机构等,于上年度购置或自制用于研发的关 键仪器设备(原值10万元及以上),按其年度实际支出额的15% 予以补助,单台仪器设备补助分别最高可达200万元,单个企
业补助分别最高可达500万元。补助资金用于研发。
生产性设备或已申报市直其它部门研发设备政策补助的不
得申报享受此政策。
2.对于新组建的国家、省、市级技术创新中心,分别给予
300万元、100万元、20万元的奖励;对新认定的国家重点(工
程)实验室给予300万元的奖励;对新认定的省级重点(工程) 实验室给予100万元的奖励;对符合省市共建条件的企业实验 室,连续3年,每年给予100万元的经费支持;对在国家组织 的运行评估中获优秀等次的国家级实验室, 一次性给予100万 元奖励;对验收通过的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给予30万元的 奖励;对新认定的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企业国家级质检中心、 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分别给予一次性300万元、200万元和100 万元奖励。对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在国 家组织的运行评估中获优秀等次的,给予一次性100万元奖励; 对新成立的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分别给予30 万元、20 万元的奖励。对我市企业在境外设立、合办或收购研发机构的,
按其当年实际投资额的10%予以奖励,最高可达500万元。
3.对租用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的单位,按年度租金的20%给予 补助,最高可达200万元。租用的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必须同时
符合下列条件:
(1)必须是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及其他科技活动中使用 的,且单台价格在30万元以上、成套价格在100万元以上的仪
器设备;
(2)须被纳入安徽省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网并向社会开放服 务,且租用的仪器设备必须是用于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
开发。
(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
4.对企业与高校院所开展实质性产学研合作并签订合作协
议的实行备案。开展产学研合作绩效评价,每年评选奖励10家  产学研合作优秀企业,每家给予20万元的奖励,奖励资金用于  研发。对产学研合作取得重大成效的企业,采取“一事一议”
的方式给予补助。
5.对市内高校院所在市域内实施转移转化、产业化的科技 成果,按其技术合同成交并实际到账额(依据转账凭证),给予 高校院所10%的补助,对单项成果补助最高可达100万元。企业 购买市外先进技术成果并在市域内转化、产业化,按实际到帐 额给予企业10%的补助,单个企业最高可达100万元,奖补资金
用于研发。
6.高校院所在我市创办、合办产业技术研究院等新型研发   机构,绩效评价优秀的,在省奖励的基础上按1:1给予配套奖   励。由院士、国家“千人计划”专家、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   年来我市建立产业研究院的,或大院大所在我市设立具有独立   法人资格的研发机构或分支机构、研发总部,采取“一事一议” 的方式给予补助。高校院所与我市企业联合成立股份制科技型  企业,绩效评价优秀的,在省奖励的基础上按1:1给予配套奖
励。
7.对获得国家、省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试点的分别给
予50万元、30万元的奖励。
8.对企事业单位产生的科技成果在省科技成果登记系统完 成登记的,每项给予2000元的奖励。对获得国家科技奖一等奖、
二等奖和三等奖的第一完成单位分别给予100万元、50万元和
20万元的奖励;对获得省政府科技奖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 的第一完成单位分别给予30万元、20万元和10万元的奖励;  对获得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优秀奖的 企业和团队,分别给予5万元、3万元、2万元、1万元的奖励; 获得安徽赛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优秀奖的企业及团队, 分别给予3万元、2万元、1万元和0.5万元的奖励;获得六安 赛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优秀奖的企业及团队,分别给
予2万元、1.5万元、1万元和0.5万元的奖励。
(三)开展共性关键技术攻关
9.对获批省创新驱动科技重大专项给予省拨项目经费1:1 配套支持;对企业承担的经费在100万元以上的其它国家、省 重大科技项目,按国家、省下拨经费的10%予以奖励,最高可达
500 万元。
10.每年支持30项左右产学研合作重大项目,根据项目投 资规模、团队研发能力、技术难易程度、知识产权等科技成果 数量以及经济社会效益等,按A、B、C三档类分别给予50万元、
80 万元、100万元支持。
(四)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11.对首次认定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给予20万元的奖励, 对重新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给予10万元的奖励;对列入安徽省
高新技术培育企业, 一次性给予3万元的经费补助;
12.对新建的国家、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分别给予500
万元、200万元的奖励;对新建的国家、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分别给予100万元、50万元的奖励。
13.在对高新技术企业投保的产品研发责任险、关键研发设 备保险、产品质量保证保险、专利保险予以补助的基础上,拓 展科技保险险种范围,按投保企业实际支出保费的30%予以补
助。
(五)支持科技人员创新创业
14.鼓励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人员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前提下 在本市兼职从事科技创业、成果转化等活动,由此产生的收入 归个人所有;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将职务发明成果转化、转让 等收益中单位留成部分,按60%—95%的比例划归参与研发的科 技人员及其团队。高校、科研院所职务发明成果1年内未实施 转化的,在成果所有权不变更的前提下,成果完成人或团队拥 有成果转化处置权,转化收益中单位留成部分,按70%—95%比 例划归成果完成人或团队。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人员创办的科 技型企业,其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可按50%—70%比例折算为技
术股份。
15.对携带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高新技术产品, 来我市创办公司或与市内企业共同设立公司,开展科技成果转 化、高新技术产品产业化活动的省内外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 并获批省、市科技人才团队的,项目成功落地后,重点给予以
下支持:
(1)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按A、B、C三类分别给予1000
万元、600万元、300万元的扶持,科技团队可自主选择申请债
权投入或股权投资方式。市政府委托市产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作为出资人,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与科技团队及其
他投资主体共同签订投资协议;
(2)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创办的企业5年内在国内主板、 中小板、创业板成功上市的,市、县区专项资金在企业中所占 股份全部奖励给团队成员,每延迟1年上市奖励比例减少20%; 或达到协议约定的主营业务收入、上缴税收等,按照协议约定
给予奖励;
(3)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可以其携带的科技成果、高新技 术产品、资金及研发技术、管理经验等入股,团队在所在企业
的股份一般不低于20%;
(4)相关部门在土地供给、基础设施配套、前期工作场所 和生活场所提供以及科技团队成员配偶就业、子女就学等方面
给予支持。
16.企业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并在我市缴纳个人所得税、工 作半年以上、经推荐和公示无异议的,对其年薪50万元-150 万元的部分按10%的比例奖励用人单位,专项用于企业科技研
发。
(六)提升科技孵化服务能力
17.对新认定的国家、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分别给予100万 元、50万元的奖励;对经备案的国家级、省级和市级众创空间, 分别给予50万元、30万元和20万元补助。对新认定的国家大
学科技园, 一次性给予100万元奖励。
(七)支持农业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
18.对新建的国家、省、市级农业科技园区分别给予100万 元、50万元、20万元的奖励;对新建的国家、省、市级星创天  地分别给予30万元、20万元、10万元的奖励;对新建的国家、 省、市级科技特派员(创业链)工作站分别给予50万元、20 万元、10万元的奖励;对新建的省、市级农业科技专家大院分  别给予20万元、10万元的奖励;对当年评为市级优秀农业科技
园区、优秀专家大院、优秀创业链工作站给予5万元奖励。
19.对当年评为优秀的科技特派员给予2000元奖励,优秀 首席专家给予5000 元奖励。对当年评为优秀的创业导师给予
5000 元奖励。
(八)强化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和保护
20.对新认定的国家、省知识产权示范企业给予50万元、 30 万元的奖励;对新认定的国家、省、市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
分别给予40万元、20万元、10万元的奖励。
21.对新授权的国外发明专利给予每件4万元的奖励(同一 发明专利最多2个国家);对新授权的国家发明专利给予每件2  万元奖励;对国家授权发明专利权自授权之日起六年内的年费  给予资助;对新授权的国家实用新型专利给予每件1200元的奖  励。对当年获得国家、省专利金奖和优秀奖的分别给予50万元、 20 万元和30万元、10万元的奖励;对经知识产权管理部门批 准开展知识产权分析评议并通过评审验收的企业给予最高可达
10 万元的补贴;对开展知识产权规范化管理试点并通过验收的
企业给予3万元的补贴;对开展专利权质押贷款的企业给予国家 规定标准评估费的80%、贷款利息20%、担保费20%的补贴,每 家企业最高可达15万元;对国内、涉外知识产权维权诉讼费按 20%的比例给予一次性维权费用补助,国内维权补助最高可达2
万元,涉外维权补助最高可达10万元。
22.企业转化科技成果获新药证书、动植物新品种,可申请 研发后补助。企业获三类以上国家新药证书和药品注册批件且 在我市投入生产,可在获批3年内申请补助: 一类新药补助  150 万元,二类新药补助100万元,三类新药补助50万元。取得创 新医疗器械或体外诊断试剂产品注册证并在我市投入生产的, 三类每个品种补助120万元,二类每个品种补助60万元。对获 准开展临床试验且完成试验后在我市注册生产的医疗器械产 品,二类医疗器械每个品种给予50万元的研发经费扶持;三类 医疗器械每个品种给予100万元的研发经费扶持;三类创新医 疗器械或三类体外诊断试剂每个品种给予200万元的研发经费 扶持。对国家和省审定的动植物新品种分别给予每个30万元、
10万元的奖励。
23.对新认定的国家、省知识产权示范园区,分别给予60 万元、30万元奖励。对组建成立的六安市知识产权交易运营中 心,给予每年50万元补助。对取得专利代理人资格且在本市范
围内从事专利工作的每人给予一次性1万元的奖励。
(九)强化区域创新能力建设
24.对国家级创新型县(区)、创新型乡镇,分别给予300
万元、100万元的奖励;对省级创新型县(区)、创新型乡镇, 分别给予100万元、30万元的奖励。对新认定的国家、省、市
级创新型企业分别给予50万元、30万元、15万元的奖励。
第三章 资金申报及审核程序
第五条  市科技创新专项资金申报由相关企业、单位将申 报材料和相关证明资料提交到所在县区相关部门初审后,由县 (区)科技管理部门统一报送到市科技管理部门。属于市直企 业和省、部属单位,将申报材料和相关证明材料提交到市直相
关部门初审后,由市直相关部门统一报送到市科技管理部门。
第六条  市科技局对提交的材料要件进行初审,委托会计 师事务所完成凭证核对等工作。市科技管理部门会同市财政、 发改、经信、质检、农业等部门,依照本办法规定的条件和要 求,对各单位提出的申请进行审查,提出是否奖励补助及标准 的建议,公示无异议后报市政府;经市政府审定后,由市财政
部门拨付资金。
第四章 监督管理
第七条  市财政部门负责市创新驱动发展专项资金的日常 管理和绩效考评,市审计部门负责专项资金使用、管理的审计
和监督。
第八条  申请单位以弄虚作假等方式套取财政资金的, 一
经核实,全额迫回资金,列入诚信数据库,5年之内不得申报各
类政府补助资金;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九条   凡实名举报套取财政资金,经查证属实的,由
市科技管理部门按追缴款的5%奖励举报人。
第五章   附    则
第十条  本办法与市已出台的奖励扶持政策重复部分,按
照不重复享受的原则执行。
第十一条  本办法由市科技局、市财政局负责解释。
第十二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六安市创新驱动发 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修订)》(六政办〔2016〕59号)同时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