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推荐认定奖励补贴!2023年蚌埠市特色商业街申报条件、材料流程!

2023/5/23

2023年蚌埠市特色商业街推荐认定工作正在进行中,申报时间截止在6月15日。关于蚌埠市特色商业街认定奖励补贴、申报条件、材料等内容,需要申报的企业可随时咨询小编:

2023年蚌埠市特色商业街推荐认定工作正在进行中,申报时间截止在6月15日。关于蚌埠市特色商业街认定奖励补贴、申报条件、材料等内容,需要申报的企业可随时咨询小编:

11年专业代理免费咨询:15855157003(微信同号)

(卧涛科技:项目申报、专利商标版权代理、软件著作权代理(不过包退)、科技成果评价、各类标准化(参编)代理、软件开发、商业计划书、工商注册财税规划、可行性研究报告、两化融合、企业信用修复、ISO体系认证等)

一、蚌埠市特色商业街认定奖励补贴:

对新认定的安徽省特色商业街,给予不超过30万元一次性奖补。

二、蚌埠市特色商业街认定办法

第一条  根据省商务厅、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关于在全省组织开展特色商业街区、商贸功能区、中央商务区示范创建工作的通知》(皖商流通字〔2012〕508号)和《安徽省商务厅关于开展“安徽特色商业街”推荐认定工作的通知》(皖商办流通函〔2017〕115号)标准和要求,参照商务部《关于开展步行街改造提升试点工作的通知》(商流通函〔2018〕785号)及《步行街评价指标(试行)》,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特色商业街是指在城市市区、县城、乡镇,满足人们商业的综合性、专业性、社会性需要,由多数量的商业及服务设施按规律组成,以带状街道建筑形态为主体呈网状辐射,具有鲜明的建筑、历史、文化以及商品经营特色,能够推动商务高质量发展、创新流通、促进消费的商业街区。

第三条  蚌埠市特色商业街分为综合型特色商业街和专业型特色商业街。

综合型特色商业街是指历史悠久、区位优越、业态丰富、功能完善、品牌集聚、运营规范,集购物、餐饮、休闲、娱乐、体验于一体,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形成一定创新性和引领性业态,与城市历史文化沉淀、市民消费习惯相匹配,具有较强辐射能力和较高知名度的商业街区。

专业型特色商业街是指具有鲜明的建筑、历史、文化或者商品经营特色,某一类商品或服务经营面积达到商业街区总经营面积50%以上,或拥有某一类专业经营店铺达到相当规模,传承优秀文化、展现地方特色、业态集聚度高、提供专业性特色消费的商业街区。

第四条  蚌埠市特色商业街认定工作原则上每2年组织1次。市商务外事局牵头,对待评定特色商业街充分征求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市场监管局、市消防救援支队等部门意见。

第五条  蚌埠市特色商业街应符合的标准

(一)规划布局

1.符合蚌埠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商业网点规划要求,街区主体建筑物为固定设施。

2.与城市的道路交通条件相适应,能够处理好人流、车流、物流的关系。

(二)基础设施

1.街区出入口、主要节点设置明显的标识和指示系统,采用国际通行的公共信息图形符号。

2.街区道路地面坚固、平整、清洁、防滑。具有消防、照明、排烟、排污、排水、交通等设施和条件,符合国家商业、卫生、安全、生态环境、节能等方面规定。

3.街区内设置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人员配备、消防设施、器材,设置微型消防站,落实值班制度、防火检查、巡查制度。

4.具有完备的公共服务设施和配套功能,配置残疾人使用的无障碍设施。

5.街区环境整洁卫生,合理设置垃圾箱、垃圾站等处理设施并做到垃圾分类,餐厨废弃物集中收集,服务业经营企业要遵守生态环境相关规定要求。

6.街区内应布局满足行人短时停留的公共休憩空间和设施,座椅、绿化、雕塑、小品、灯杆、橱窗、店招、照明、公共卫生间等设施完好整洁,位置合理、数量充足。

(三)建设规模

1.街区主街长度不低于300米,街道内宽在10米以上。

2.街区总建筑面积40000平方米以上,经营店铺在50家以上。

3.特色商业街开业运营一般在1年以上,开业率达到80%以上。

(四)功能品质

1.街区业态结构与街区定位匹配,商业功能关联度高、商业连续性好,业态多样,品牌集聚,满足购物、餐饮、娱乐、休闲、体验等需求的各类业态,合理统筹规划营业时间,满足广大市民夜间消费需求。

2.街区发展与当地自然禀赋、历史文化、建筑风格相结合,实现城市现代化和人文特质和谐统一,借鉴国际化、多元化、创新性发展,塑造有历史记忆、文化脉络、民族特点的特色商业街。

3.街区拥有经认定的老字号店铺;有具有地方特色的龙头企业;有国内外知名品牌商家;有纳入统计部门统计的限额以上企业。

4.街区拥有智慧服务功能,应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能为消费者提供智能停车、智慧导购、精准营销、移动支付等智慧服务,商业氛围浓厚,营造和营销推广上注重社会性、公益性活动,在重大节日组织举办主题活动。

5.街区内餐饮企业应积极实施“明厨亮灶”,全面落实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严格执行进货查验、加工操作、清洗消毒、人员管理等规定。

(五)运营管理

1.街区设立管理运营机构,拥有必要的办公条件和专职人员,街区管理制度完备,管理规范到位,能够协助相关职能部门在街区依法执行公务。

2.街区内经营者应做到证(食品经营许可证等)照(营业执照)齐全有效、守法经营、公平竞争、文明经商、诚实守信、服务规范,自觉保护知识产权、不销售侵权产品和假冒伪劣产品。

3.组织经常、固定、整体的街区营销活动和公益性、商业性文化活动。商户日常经营过程中能够自觉减少环境和噪音污染。

4.街区设有警务工作站或治安值班室,配备专职保安队伍,建立健全治安安全管理制度、消防安全检查监督制度、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

5.配备一定数量的保洁人员,设置环境卫生责任岗位。

第六条  蚌埠市特色商业街组织申报程序

(一)由商业街区管理机构向所在县区(开发区)商务主管部门提出申请,提交申报表以及基本情况等纸质介绍材料(申报表、纸质材料一式3份)。

(二)所在县区(开发区)商务主管部门对申报特色商业街区基本情况进行初审,提出推荐意见后,报送市商务外事局。

(三)市商务外事局会同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市场监管局、市消防救援支队等部门对各县区(开发区)商务主管部门推荐的特色商业街区进行资料审查、现场评审和认定,并将认定结果通过门户网站对外公示(公示期为7天)。

(四)公示无异议或异议不成立的,由市商务外事局联合相关部门确认并发文命名。

第七条  特色商业街激励机制

(一)市商务外事局牵头向省和国家推荐并申报省级和国家级特色商业街区。

(二)经认定的市级特色商业街区可以运用多种方式、通过多种渠道展示该项命名。

(三)市商务外事局和媒体优先向社会各个方面宣传推介特色商业街区。

第八条  动态管理

获得认定的“蚌埠市特色商业街”进行动态管理,每2年复审一次。被命名的蚌埠市特色商业街区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由所在辖区商务主管部门提出建议报市商务外事局及相关部门审定后,撤销其命名,并予以公示。

(一)因城市规划、建设等原因,必须进行整体搬迁和重新规划建设的。

(二)管理不善或经营消费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导致特色商业街美誉度下降,不符合认定标准的。

(三)街区出现重大安全事故,较大及以上食品安全事故,基础设施严重受损的。

第九条  申报材料

(一)申请报告应对商业街区情况进行总体阐述,包括街区建设时间、资金投入情况、面积及商业结构、特色内容、知名度、客流量、业态构成、年营业额、设施配套、综合管理以及所在县(区)政府支持情况等方面。

(二)对照前述市级特色商业街区认定标准,逐项进行自我评定。

(三)提交的申请报告,应附送详细的证明材料,包括规划设计、管理制度、相关扶持政策、投入情况单据、业态分布图等。